■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嘉林 通讯员 张艳琼 苏芝玲 王姿
连日来,不少市民都饱受新冠病毒感染困扰,发高烧、全身痛、喉咙吞刀片、咳嗽不停……甚至许多医务人员都纷纷病倒,但为了守护父老乡亲的健康重任,710公海线路检测的医务人员始终带病坚守在一线,用辛劳和汗水与疾病作斗争。
发热门诊:任务面前,从不退缩
近日,南华附三医院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激增,高峰期一天超过百余人。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也先后发烧、全身痛、咳嗽不停。但是,他们一边与自身的病毒作斗争,一边坚守岗位,没有一个人掉队。特别是发热门诊的医生,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防护再规范,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他们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巨大的考验。但是,他们自始至终一直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岗位,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发热门诊负责人郑时武说:“我们科室的医务人员天天与发热病人近距离接触,连续半个月,医生都坚守在值班室没有回家,在任务面前,他们从没退缩,他们也有父母需要照顾,也有小孩需要陪伴。但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勇士
2022年12月21日中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了一条消息:鉴于呼吸科主任李科和呼吸科副主任贺治国都病倒,呼吸科门诊需停诊一天。30多年来,该科室停诊一天还是第一回。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也经常在节假日接诊衡山、衡东来的患者,李科说:“病人舍近求远,找我们看病,他们的信任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动力,我们一定要用心竭力服务好每一个病人。”
作为医院抗击新冠疫情的前沿科室,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全体医生一直为捍卫百姓的健康冲在最前面,从2022年12月10日起,医生们一个个相继病倒,又一个个迅速站起来,他们发着烧,忍着痛,咳着嗽,却依然坚守在一线救治病人。住院部的床位早已满床,为满足病人的住院需求,他们就在走廊临时搭建一些床铺方便病人检查治疗。
消化内科:24小时连轴转,不是重症不下火线
消化内科经受着新一轮的考验,这段时间前来就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很多患者都有基础性疾病,病情较为棘手。消化内科无论是病房、内镜中心还是门诊,就诊人数一直都居高不下,科室医护人员的感染也是一波接一波。消化内科医护团队在曹丽君主任的带领下,24小时连轴转,他们顶着高烧和疼痛,带病上岗,身体高负荷运转,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退缩。
前不久,消化内科接诊了一名56岁的男性患者,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此次新冠感染后出现发热,自行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烧,服药后不久即出现解暗红色血便症状,入院常规处理数小时后,患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科室副主任刘明克服种种困难,对病人进行急诊胃镜检查,检查发现病人的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有溃疡伴活动性出血,胃镜操作难度较大,刘明费了很长时间,最终才成功把血止住。
儿科: 他们把病人的健康放在首位
连日来,医院儿科门诊迎来了就诊高峰,医护人员也受到感染高峰的冲击,人手紧缺,儿科主任蒋恒亮带领医护团队带病“顶”在岗位,全力做好患儿的诊治。
2022年12月23日晚上,蒋恒亮接到紧急救援电话,立即赶往儿科住院部,原来是一个4个月大的新冠宝宝合并了急性喉炎,出现了声嘶、气促、犬吠样咳嗽等症状。蒋恒亮立即为患儿开通了绿色就诊通道,全力救治,保障患儿的安全。
在此之前,蒋恒亮已经救治了一名高热抽搐的新冠患儿,回到家饭都没来得及吃,就急忙赶回科室,一天下来,说话的声音都嘶哑了,殊不知,蒋恒亮自己也是一名病人,因每日接诊大量新冠患儿感染新冠病毒,但是只要患儿需要,他随时都在。蒋恒亮说:“部分儿童感染新冠病毒会出现热性惊厥和急性喉炎,发生这两种情况时很危险。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在这紧要关头,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守护孩子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