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
一、什么是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指在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30/8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1、我国每5个成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
2、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中风及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3、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中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中风的关键。
二、血压的测量方法:
1.测量前安静休息3~5分钟,测量时坐在带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足平放于地面,两腿勿交叉,上臂平放桌面,血压计袖带中心保持同心脏水平。
2.选择合适的袖带进行血压测量,上臂围>42cm者可选择腕式电子血压计。
3.测量上臂应充分暴露或只覆盖单层衣物,袖带下缘置于肘窝上方2-3cm。
4.每次测量血压至少获得2次血压读数,每次间隔1-2分钟,区2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1次与第2次血压读数差值>10mmhg,建议测量第3次,取后2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首次测量血压时应测量双上臂血压,以血压高的一侧为准。
5.推荐房颤患者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每次测量至少获得3次血压读数,取3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
三、高血压病的分类
高血压病按照病因进行分类,分为原发性的高血压和继发性的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
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着的95%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于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由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所致,以及内分泌性高血压等。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亚洲的高血压人群与饮食结构相关,叶酸摄入不足致使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所造成的高血压,称之为H型高血压病。
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
高血压患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所以说遗传因素与高血压病发病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2、 环境因素:
饮食: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显著正相关,也就是饮食中钠盐含量比较高的地区和人群,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比较高。精神因素:脑力劳动,精神压力比较大,可能患有高血压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吸烟:可以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可以通过氧化应激损害一氧化氮介导的血管舒张引起高血压,所以吸烟是高血压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3、其他的方面:
包括体重,肥胖的患者患有高血压的可能性可能要更大一点。药物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都可能影响高血压的发病。
四、高血压的预防措施
预防高血压病五大措施:
1.减少食盐摄入量
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大约每天为小汤匙的半匙。
2.合理膳食
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糕点、甜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钠低脂乳制品等。
3.合理减肥、控制体重
减重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适度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限制每日热量≤500~750kcal;
其次是运动减重,运动方式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包括快步、慢跑、游泳等。每天30~60分钟,每周坚持5~7天;
最佳目标达到理想体重,体重指数18.5~23.9kg/m2(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控制腰围至男性<90cm,女性<80cm。
4.戒烟限酒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饮酒者降低酒精摄入,最好戒酒,避免酗酒。
5.减压干预
呼吸控制:每日睡前进行缓慢有规律的呼吸(最好借助专业的呼吸设备),目标呼吸频率<10次/分钟,15分钟/次,每周>40分钟;
冥想:每次20min,每日2次
瑜伽:每周3天,每天至少30分钟
6.体育活动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
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心血管内科供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
710公海线路检测心血管内科成立于2011年,现有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
目前科室开放床位64张,设备先进、设施齐全。科室于2015年率先在大衡山地区开展心脏介入。目前能熟练开展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心脏起搏器安装等手术。
心血管内科联系电话:0734-567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