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6日讯(通讯员 朱嘉琳 王悠)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而儿科医生则是守护花朵茁壮成长的使者。他们手持医术的船桨,用无尽的爱心与耐心,为孩子们的生命保驾护航,将孩子们平安送往健康的彼岸。
在南岳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也有一位名叫蒋恒亮的儿科医生。自1998年踏上医学征途以来,蒋恒亮始终秉持着对医学事业的深刻热爱和执着追求,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不懈的奋斗精神,为当地儿童健康倾注了无尽心血与热情,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守护儿童健康的战线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
医路初启 心向儿科
说起从医的初心,蒋恒亮坦言:“我的父母体弱多病,多年来,被疾病困扰,痛苦不堪!”因此,成为一名医生,帮助人们解除病痛的折磨便成为了蒋恒亮的梦想。
高考时,蒋恒亮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河北医科大学。自踏入社会之初,便对儿科领域怀揣着浓厚的兴趣与崇高的使命感。与儿科结缘,源自于实习期间的一位老师,她是一位儿科主任,老师为人亲和、慈祥,身边总是围着一大群患儿。看着本来哭闹不停的孩子在老师的治疗下,慢慢恢复健康,蒋恒亮便对儿科医生这一职业心生向往。
蒋恒亮深知,儿科不只是医学领域的一个分支,更是关乎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儿科不仅承载着技术的精湛与挑战,更肩负着守护未来希望、呵护儿童健康成长的重大责任。”于是,蒋恒亮在众多医学分支中,毅然选择将儿科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
为了进一步精进医术、拓宽视野,蒋恒亮于2001年踏上了前往湖南省儿童医院的进修之旅。这段宝贵的经历,不仅为他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更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儿科工作的复杂性与神圣性,也更加坚定了他为儿童健康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筚路蓝缕 组建团队
2010年,蒋恒亮带着对儿科事业的满腔热忱,进入710公海线路检测儿科工作。科室成立之初,全科只有两位医师,为了保证患儿的治疗安全、科室的正常运行,他夜以继日,将全部时间都投入在临床一线。那期间,他吃住在科室整整半年,使儿科很快步入正轨,得到了医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患者的高度赞誉。
为了更好地为儿童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他于2010年开始着手组建一支高效的儿科团队。尽管当时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与挑战,但他始终不曾放弃,而是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与不屈不挠的精神,直面重重困难。
在组建儿科团队的过程中,蒋恒亮深刻体会到药品与设备短缺对临床诊治工作的影响。然而这非但没有让他退缩,相反,他积极寻求突破困境的良策,与团队成员一起集思广益,共同探索替代药品和设备的新方法。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儿科诊疗体系。
回忆起那段日子,蒋恒亮记忆犹新。那一年3月的一个深夜,南岳一名仅6月龄的谭姓患儿因肺炎合并心衰住进了医院。当时医院的 PICU还未组建,儿科团队人手不足,情况十分危急。蒋恒亮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衣不解带地守护在患儿身边。整整48个小时,他时刻关注着患儿的病情变化,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最终成功让患儿转危为安。那一刻,他心中满是欣慰,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蒋恒亮的引领下,儿科团队成员们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同时,团队还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之中,他们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活动,普及儿科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儿科疾病的认知与预防意识,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好评如潮 成效彰显
儿科,俗称“哑科”,是众多临床科室中难度系数较大的科室。由于患儿年龄小,往往难以准确表达感受和痛楚,只能依靠细致地观察与判断,加之儿科疾病有起病急、变化快、风险高的特点,需诊断正确、救治及时、处理妥当。
曾有一位5岁小孩在南岳游玩时突然口喷鲜血,家人将其送往附近的南华附三医院就诊。蒋恒亮接诊时发现患儿血压已经很低,急忙进行止血等抢救,并仔细检查其口腔,最终发现了患儿咽喉道内有一道缝合伤口撕裂。询问其父母才得知,原来小孩在做完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吃了开心果等坚果。考虑到坚果将原先手术伤口破裂,蒋恒亮立即为患儿重新缝合。
经过争分夺秒的抢救,患儿心率、自主呼吸终于恢复,看到监护仪上平稳的生命体征数值,蒋恒亮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终于把患儿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患儿的成功救治,是蒋恒亮从医生涯工作中的一个缩影。生命的赛道上,只有凭过硬的技术,快速精准地识别,争分夺秒地抢救,才能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经过蒋恒亮及其团队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凭借其卓越的诊疗技术、深厚的医学素养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南华附三儿科团队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
2019年,衡山岭坡石东村的精准扶贫户旷爷爷的孙女、孙子同时身患重病,晚上又没车,无奈之下联系到蒋恒亮。蒋恒亮得知情况后,亲自开车将他们接来医院住院。从那以后,蒋恒亮经常去他家进行定点医疗帮扶,与他们结成了编外帮扶对子。
蒋恒亮定期上门为孩子们检查身体,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疾病知识和注意事项,让他们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和关怀。如今,蒋恒亮每次来到村里,旷爷爷都会对他深表感激。
2023年,衡东籍的李女士在抖音号上称:“蒋恒亮是她见过的最有爱心的儿科医生。”原来,李女士刚开始在长沙工作,小孩患病后在长沙各大医院住院,至少住院2周才能出院,费用昂贵。然而,在南华附三医院儿科就诊时,5天就出院,总费用不到2千。现在,李女士到上海工作了,小孩每次患常见病,她都会乘飞机回来找蒋恒亮团队就诊。
蒋恒亮儿科团队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团队成员们共同努力、携手并进的结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蒋恒亮作为团队的灵魂人物,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团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坚实支撑,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近3年,蒋恒亮每周坚持出门诊6天半,并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降低儿科平均门诊费用,每一次诊疗都尽可能地为患者节省开支,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虽然每次节省的金额仅约为50元,但对于那些经济拮据的家庭而言,这份关怀与帮助却是沉甸甸的温暖,实实在在地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如今,蒋恒亮依然在儿科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探索和努力。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将继续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和发展。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更多的儿童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用爱和责任守护一方儿童的平安。
责编:王思贤
一审:王思贤
二审:梁湘茂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